在南昌,电动车是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主要出行工具。它快捷、轻便、经济,在得到老百姓青睐的同时,也成了小偷最爱下手的对象之一。仅在南昌市高新区,电动车被盗案件一年就大约报案百余起。这使得车辆防盗问题成为高新公安局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为此,今年3月,高新公安分局决定创新治安防控体系,研发电动车电子标签,建设电动车信息化管控系统。
“一拆一和”母子标签,加强防盗
如何实现小区物业的设备与业主电动车的电子标签联系起来,从而达到预防被盗的效果?研发部门优码创达售后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动车电子标签分为母子标签。母标签一直固定的电动车上,只有车主骑车时,子标签才与母标签合二为一。当电动车停放在小区后,子标签必须由车主拆下并放在身上。以袁女士的电子标签为例:她的电子标签号码为000234,但号码被分成了母标签和子标签两部分:“000”为母标签,“234”为子标签。当袁女士骑车时,将子标签插入母标签内,两者合二为一,能清晰地看到完整的号牌;当袁女士停放电动车时,则必须将子标签取下,随身携带。
而岗亭处的设备就是检验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母子标签是否在一起,如果二者是在一起的,那么属于正常情况;而如果二者不在一起,只有母标签在移动(因为母标签固定在电动车上,所以视为电动车在移动),这就是异常情况。这时,当电动车即将驶出小区大门时,岗亭处的读写器将在电动车离大门30~50米距离时,读取电动车上母标签的数据,随即视频显示器上就出现持有该母标签电动车车主的个人信息和电动车的信息,与此同时,声光报警器会亮起来、发出嗡嗡的报警响声,保安将立刻向社区民警和车主发出短信。“这一关视为现场发现、现场处理的环节。保安将控制住现场,社区民警将在5分钟之内赶到,如果确定是偷盗行为,那么犯罪嫌疑人即刻被抓获。”胡先生表示,这套系统最关键的是,要设备与电子标签共同作用方才有效。一旦电子标签出了小区,则无响应的设备与之匹配,预防也无法生效。
电动车信息化管控系统系统也有运行的条件:需要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并有相对健全的物业体系,除去农民公寓和部分老旧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经过对高新区摸底调查后,最终选定了该小区进行试点。
如果该系统试点成功,就为高新警方提供了一个预防电动车被盗的经验。以后,高新公安分局准备将此套系统在全区进行推广。
尽管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近几年居民电动车的数量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电动车被盗案件增多了。据统计,在南昌市,电动车被盗(包括电瓶被盗)一年的报案次数高达7000余起,其中高新区一年内电动车被盗的发案率就高达百余起。今年年初,该区开始着手电动车电子标签工作。